新華社西安6月24日電 題:新莊村的笑臉

新華社記者張京品、鄭昕、姜辰蓉

87歲的趙忠合,輪廓清晰,白發蒼顏,消瘦卻喜于色,蹣跚卻悅于心。

“村子的變化,幾句話是說不完的。特別是這幾年,村里整潔干凈,路兩邊栽滿了蔬菜瓜果,環境更好了,空氣更好了。現在住在農村生活好著呢!”回憶著村里的變化,趙忠合如數家珍。每個季度,村里舉行一次“懷德生日會”,請來劇團給老年人唱唱秦時租場地腔,讓老人吃個蛋糕,趙忠合感到很溫暖。

新莊村街景(6月22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

趙忠合生活的新莊村,是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城關街道的一個城郊村,全村2180人。這里地處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的過渡地帶荊山塬上,也是渭北“旱腰帶”的重點區域,水資源匱乏。很長一段分享時間里,吃水是這里群眾面臨的大難題。

趙忠合說,過去吃水靠深挖的水井,群眾排隊“搖轱轆”打水,但越到交流后面,搖上來的水越渾濁。“那時候是搶水呀!為了喝上點好水,有的人凌晨四五點鐘就去排隊了。”對于吃水難的記憶,老人印象深刻。

2013年,涇惠渠工程提升小樹屋改造,自來講座水管連入村民家中,但供水不穩定。2022年5月,西安的優質水源黑河水正式引入富平,縣城及周邊徹底改寫單一飲用地下水的歷史。

有了水,加上鄉村振興的政策支持,新莊村開始大踏步發展。村民不用再只種小麥、紅薯,葡萄、草莓、櫻桃等經濟作物也陸續結出碩果。

新莊村的“笑臉墻”(6月22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

看得見、摸得著的變化不止是水。2022年,新莊村實施村莊道路提升改造項目,3.5米寬的鄉村小道拓為5米寬的水泥路,雨污分流、弱電入地工程同步實施,交錯雜亂的電線不見了,污水橫流的問題解決了,新莊成了遠近聞名的和美新鄉村。

同年,一家制衣社區工廠在新莊村落地,帶動村里及周邊120余人就業。曾在外打工的薛艷青聽說村里有了工作機會,果斷回家就業,不僅能就近照顧孩子和老人,每個月還能掙三千多元。

返鄉的不止薛艷青。36歲的管創此前在西安一家燒烤店打工,聽說村里的變化越來越大,去年他回村開了烤肉夜市。

今年以來,新鮮事兒在新莊村一件接一件。經營商店的馮利飛新開了小吃店,村里第一家咖啡館“五一”開業,返鄉大學生的“小柿人的店”給村里增添了文化味兒,養蜂人李文龍自掏腰包把家里建成了蜜蜂科普館,吸引了1萬多人前來參觀……

今年54歲的胡新鵬,2012年瞄準時機種蘋果。如今,胡新鵬承訪談包150畝地栽種的“瑞雪蘋果”,畝產5000多斤。

“我家的蘋果主要是線上銷售。”說話間,胡新鵬掏出手機展示兒子胡震的帶貨直播間,多的時候一個月就賣出10萬斤蘋果。“沒想到手機上也能賣這么多蘋果!家教場地

6月22日,學生在新莊村的“木蘭搖”非遺工坊體驗扎染技藝。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

行走在新莊村,記者生動地感受到新莊人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。名人巷里的“半句詩”成了學生研學的打卡地,“木蘭搖”粗布非遺產品成為中國-中亞峰會的伴手禮,墻壁上的鄉村振興號火車畫讓村里有了文藝范兒,利用舊宅打造的關中老物件院落留住了村民的鄉愁……

據介紹,2023年新莊村里接待游客10余萬人次,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.3萬元,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21年的16萬元增長到2023年的89萬元,今年有望突破100萬元。“我們計劃拿出一部分收入,給村里的大學生發些獎勵,給村民多辦點兒實事!”新莊村黨支部書記馮朝說。

離開新莊村時,記者看到村子中央的一面高墻上,一戶戶的全家福拼成了幸福新莊的笑臉墻。陽光下,映在青磚黛瓦上的一張張笑臉,火紅而燦爛。

By admi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